Sapere Aude

西遊漫談(二):須菩提的僞裝

不論西遊記原著還是改編版的電視劇,須菩提老祖留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一位道家高人。在原著中,孫悟空之所以能找到須菩提,是得了一位樵夫的指引。他聽樵夫所歌不俗,找他打聽才找到拜師之所。樵夫歌曰:

觀棋柯爛,伐木丁丁,雲邊谷口徐行。賣薪沽酒,狂笑自陶情。蒼徑秋高,對月枕松根,一覺天明。認舊林,登崖過嶺,持斧斷枯藤。收來成一擔,行歌市上,易米三升。更無些子爭競,時價平平。不會機謀巧算,沒榮辱,恬淡延生。相逢處,非仙即道,靜坐講「黃庭」。

這首歌應爲須菩提或其門人所教。「黃庭」乃道教經典,據此可見須菩提應爲一位道人。可是如果須菩提老祖真爲道門真人,後面他與佛教的許多聯繫就講不通。有些人把他解釋爲糅合道佛兩家的高人,比較牽強。反而證據指向須菩提不僅是佛門中人,而且是授意於如來,化爲道門人來此處指點猴哥,爲其西行取經作準備。理由如下:

其一,祖師修行之所「靈臺方寸山,斜月三星洞」兩句都是說「心」。儒釋道三家最講修「心」非佛教莫屬。比如禪宗六祖的掌故就有提到。禪宗第五祖弘忍想傳位大弟子神秀,讓神秀作偈。神秀作的是:

身似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

弘忍不太滿意,反倒是被傍邊大字不識的惠能給答上來了:
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
孫悟空被須菩提老祖在頭上敲三下傳藝的故事就是借鑑的惠能和尚。弘忍老和尚看惠能小和尚這麼有慧心,第二天就用杖子敲了三下石碓。惠能小和尚會意於半夜三更跑去祖師房間繼承了衣鉢,成了後來的六祖惠能。見「六祖壇經」:

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。惠能即会祖意。三鼓入室。

其二,「悟空」的名字暗藏玄機。西遊記裏三個徒弟的名字其實不是同一個人取的。但趕巧不巧的都是「悟」字輩。「悟能」和「悟靜」都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取的,這無可非議。「悟空」是他師傅須菩提老祖給取的,卻與佛教的觀音取字一致,這就不耐人尋味。孫悟空不僅「悟」字巧,他的「空」字也有來頭。其實「釋迦摩尼佛」的十大弟子之一就有一位叫須菩提。且須菩提以「恆樂安定、善解空義、志在空寂」著稱,號稱「解空第一」。

其三,須菩提趕走悟空的理由過分牽強。孫悟空藝成之後犯了一件其實說起來很小的事——在衆弟子面前賣弄所學,然後就被逐出師門。這件事看似小題大作,實則是孫悟空另有使命需要完成(取經)。至於惹出事來不能說出師門,我開始也很奇怪。是師傅怕徒兒惹事被仇家打擊報復嗎?可一個孫悟空就把天庭鬧地人仰馬翻,能報復須菩提的勢力怕是只有能鎮壓猴哥的如來,他須菩提老祖的師傅了。由此觀之,須菩提不讓猴哥說師承的主要原因是怕佛門傳藝之事敗露。

#書影江湖錄 #西游漫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