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翁詞編年箋注選(二)
放翁詞編年箋注選·二
赤壁詞 招韓無咎遊金山
禁門〔一〕鐘曉〔二〕,億君來朝路,初翔鸞鵠〔三〕。西府〔四〕中臺〔五〕推獨步〔六〕。行對〔七〕金蓮宮燭〔八〕。蹙繡〔九〕華韉〔十〕,仙葩寶帶,看即飛騰速。人生難料,一尊此地相屬〔十一〕。 回首紫陌青門〔十二〕,西湖閒院,鎖千梢修竹。素壁棲鴉〔十三〕應好在,殘夢不堪重續。歲月驚心〔十四〕,功名看鏡〔十五〕,短鬢無多綠。一歡休惜〔十六〕,與君同醉浮玉〔十七〕。
〔一〕衛森嚴的宮門。唐.張祜〈贈內人〉詩:「禁門宮樹月痕過,媚眼惟看宿鷺窠。」明.陳與郊《昭君出塞》:「金壺漏盡禁門開,飛燕昭陽侍寢迴。」
〔二〕天剛亮的時刻。如:「破曉」、「拂曉」。唐·孟浩然「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」這裏應是鐘聲報曉之意,也是上朝的時間,見下句。
〔三〕比喻賢臣。唐·鮑君徽<奉和麟德殿宴百僚應制>:「玉筵鸞鵠集,仙管鳳皇調。」 元·虞集<賦壺洲> :「魚龍夜護黃金鼎,鸞鵠晨朝紫綺裘。」
〔四〕宋呂祖謙<皇朝文鑑>卷八十一陳繹<新修西府記>:「熙寧三年,詔營兩府於掖城之南,其任樞密使者爲西府。」<宋史>卷一百六十一<職官志>:「樞密本兵與中書對掌機務,號東西二府。」
〔五〕<舊唐書>卷四十三<職官一>:「龍朔二年二月甲子,改百司及官名,改尚書省爲中臺。」
〔六〕超出群倫,天下第一。《後漢書.卷八三.逸民列傳.戴良》:「我若仲尼長東魯,大禹出西羌,獨步天下,誰與為偶!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論說》:「並獨步當時,流聲後代。」
〔七〕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公問之。對曰:『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,未嘗君之羹。』」
〔八〕金飾蓮花紋燈燭,宮廷專用。偶有賜與大臣。<宋史·蘇軾傳>:轼尝锁宿禁中,召入对便殿,宣仁后问曰:「卿前年为何官?」曰:「臣为常州团练副使。」。曰:「今为何官?」曰:「臣今待罪翰林学士。」曰:「何以遽至此?」曰:「遭遇太皇太后、皇帝陛下。」曰:「非也。」曰:「岂大臣论荐乎?」曰:「亦非也。」轼惊曰:「臣虽无状,不敢自他途以进。」曰:「此先帝意也。先帝每诵卿文章,必叹曰:『奇才,奇才!』但未及进用卿耳。」轼不觉哭失声,宣仁后与哲宗亦泣,左右皆感涕。已而命坐赐茶,彻御前金莲烛送归院。
〔九〕一種刺繡的方法。用撚緊的金線繡衣,而縐縮其線紋。唐.杜甫〈麗人行〉:「繡羅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銀麒麟。」也稱為「撚金」。
〔十〕馬鞍下的墊褥。南朝梁.無名氏〈木蘭詩〉二首之一:「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韉。」
〔十一〕會聚、聚集。《左傳.哀公十三年》:「彌庸不可,屬徒五千,王子地助之。」
〔十二〕紫陌:京師郊野的道路。唐.岑參〈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〉詩:「雞鳴紫陌曙光寒,鶯囀皇州春色闌。」宋.歐陽修〈蝶戀花.翠苑紅芳晴滿目〉詞:「紫陌閒隨金轣轆,馬蹄踏遍春郊綠。」;青門:<三輔黃圖>卷一:「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,民見門青色,民曰青城門,或曰青門。門外舊有佳瓜。廣陵人邵平爲秦東陵侯。秦破,爲布衣,種瓜東門外。瓜美,時人謂之東陵瓜。」《文選.阮籍.詠懷詩十七首之九》:「昔聞東陵瓜,近在青門外。」又見放翁<鷓鴣天>:「懶向青門學種瓜,只將漁釣送年華。雙雙新燕飛春岸,片片輕鷗落晚沙。 歌飄渺,艫嘔啞。酒如清露鮓如花。逢人問道歸何處,笑指船兒此是家。」
〔十三〕比喻書法和文字稚嫩拙劣,常用於古代文人自謙。唐·盧仝<示添丁>:「忽來岸上翻墨汁,塗抹詩書如老鴉。」
〔十四〕內心害怕。唐.杜甫〈春望〉詩:「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」
〔十五〕元·張可久<普天樂·秋懷>:「爲誰忙,莫非命。西風驛馬。落月書燈。青天蜀道難,紅葉吳江冷。兩字功名頻看鏡,不饒人白髮星星。釣魚子陵,思蒓季鷹,笑我飄零。」
〔十六〕悲痛、哀傷。如:「痛惜」。《文選.陸機.歎逝賦》:「望湯谷以企予,惜此景之屢戢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八.張貢士》:「猶述其曲文,惜不能全憶。」
〔十七〕即金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