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翁詞編年箋注選(一)
放翁詞編年箋注選
【評說】
三年前離鄉赴美留學,携《放翁詞編年箋注》,其中一首【注:《滿江紅》】頗合當時心境。后又讀之,多寫我心;人在他鄉,幾多寂寥。讀放翁句澆心中之塊壘,雖時隔八百年余,明月卻還是這輪明月,每當此皎月,所發之幽情,所嘆之命運又豈不相通乎?
再者,當時雖有去國離鄉之憂愁,但也參雜着對未知的憧憬和興奮。三年過後,那份興奮早已殆盡。而唯這離愁總是時常造訪,難以排遣。至此方知何爲「人正似、 征鴻社燕, 幾番輕別。」是年年初與友赴華盛頓賞櫻。正值春光爛漫,白櫻夭夭,奈何美景催愁腸,忽然想起國内的記憶種種。人生許是一段一段的拼接,能抓住的唯有這眼前景,當下事罷了。有詞云:「白櫻夭夭, 碧波蕩蕩,滿地春風吹落,多少少年心事。」
滿江紅
危堞〔一〕朱欄,登覽処、一江秋色。人正似、征鴻社燕,幾番輕別。繾綣〔二〕難忘當日語,凄涼又作他鄉客。問鬢邊、都有幾多絲? 真堪織。楊柳院,鞦韆陌。無限事,成虛擲。如今何處也? 夢魂難覓。金鴨〔三〕微溫香飄渺, 錦茵〔四〕初展情蕭瑟。料也是,紅淚〔五〕伴秋霖〔六〕,燈前滴。
〔一〕古代城上的齒狀矮牆。秦觀<望海潮>其二「鴛瓦雉城,譙門畫戟」中「雉城」也是此指。又名「雉堞」和「女牆」。
〔二〕情意纏綿不忍分離的樣子。唐·元稹〈會真詩三十韻〉:「留連時有限,繾綣意難終。」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七「兩個解衣就枕,魚水歡情,極其繾綣。」
〔三〕金鑄的鴨形香爐。唐·戴叔倫〈春怨〉詩:「金鴨香消欲斷魂,梨花春雨掩重門。」宋蘇軾〈寒食夜〉詩:「沉麝不燒金鴨冷,淡雲籠月照梨花。」
〔四〕織有花紋的墊褥。《文選·潘岳·寡婦賦》:「易錦茵以苫席兮,代羅幬以素帷。」唐劉禹錫〈泰娘歌〉:「長鬟如雲衣似霧,錦茵羅薦承輕步。」
〔五〕秋天所下的大雨。《楚辭·宋玉·九辯》:「皇天淫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時而得漧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五回:「秋霖霢霢,陰晴不定。」